壹
绕地游
金矿,是遂昌清秀飘逸的山水长卷之中,让人眼前一亮的一抹艳色。我们的漫游,就要从这里说起。
其实,由唐代开矿之日始,这个地方就嵌在青山碧水之中,千百年来未曾老去,藏着许多传说,许多传奇,越古老,越叫人向往,恰如一个黄金盟誓。
金·一抹颜色
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

金矿!听到这样的字眼,好多人都会眼睛一亮。
“那里现在还有金子吗?”这是每位游客都会问的问题,坐在金矿景区的接送车上,又听到有人这样问起。
“有啊,”司机师傅答,“每年都有出产,不过限定开采量,黄金500公斤,白银5000公斤。我们也有淘金体验项目,待会你们可以试一试啊!”
有黄金在,就有神奇的传说。
遂昌金矿所在的地方,古代有个名字叫“麒麟头”,附近的山民过着平静的生活,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。在麒麟头后的山顶上,有些不知名的水坑,坑口不大,约为20-30平方米,深不见底。有好事者曾用长丝线吊上石头往下沉,线放完了,石头仍未触底,人们因此称其为“无底洞”。
直到20世纪60年代,一群年轻的地矿工作者在瓯江水系的河沙中,发现了矿渣和黄金细粒,才由此认定瓯江上游群山中藏有金矿岩层。他们溯江而上,成功找到了金矿,那些坑口,就是古代采矿的矿洞遗存。自此,古老宝藏的秘密才得以揭开。1976年,遂昌金矿成立,是国家重点黄金生产企业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金矿”。
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前行,四周青山环绕,空气好极了。因为是在春天,一路还看得到绽放的各种野花,感觉不是来探秘古金矿,而是来了一次深深深呼吸的郊游。
下车处是换乘中心广场,有一间“草鞋换粥”小吃铺。传说,曾有商人在此搭过一个草屋,免费给矿工提供草鞋、凉茶和粥,只要你拿穿破的草鞋过来换就可以。这样的生意自然好做。可是你没想到吧,那些草鞋上都粘着金粉呢,一年下来,商人就拿着金粉去提炼黄金了。

由此沿山路石阶向上,首先进入的,就是唐代金窟,也是矿区最大的古代采矿遗迹,上部开采的最早年代为初唐时期,前后有唐、宋、元、明四朝,采矿延续时间约1000年。其中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有烧爆法采矿、龙骨水车排水、冷热对流排烟、虾蟆跳找矿等,这些技术,即使放在今天,现代人也无法准确地还原到同一水准,不知道古人是怎样做到的,堪称世界古代矿业史上的奇迹。
到了明代,矿坑深度已达古代采矿能力的极限,尤其地下排水十分困难。据记载,明代万历二十六年(公元1598年),遂昌县令汤显祖欲弃采而不能,也是他后来愤而辞官的一个原因。矿吏迫于朝廷压力,便组织矿工将顶板和矿柱夹层中剩余的矿脉采掘,硐窟围岩的稳定性遭到很大破坏,于万历二十七年造成了大崩塌,发生重大矿难。
史载:“石崩,毙百余人。”矿坑最终被废弃。
从矿洞出来,开了眼界,却多了更多疑团,在这样的深山中,古人是怎么探到金矿所在的呢?以当时的设施和条件,又是怎样从矿石中开采出黄金的呢?又是怎样在冶炼过程中分离黄金白银的呢?
带着这些问题,去黄金博物馆走一趟吧,抱一抱重达12.5公斤的大金块,听一听金矿的采矿工艺流程,能消除一部分疑团,也许,你会觉得有更多不可解的神秘,这就是古老金矿的魅力所在吧。
对了,其实在刚进入金矿景区时,首先吸引住目光的是一列黄色的小火车,这就是游览景区的另一种方式,也是更让孩子们热爱的方式——你可以乘坐着体量窄小的小火车下矿井,感受矿工们的生活。火车呜呜鸣叫着,带你开始一趟神奇的穿越之旅。

还有几样不得不提,到金矿,你一定要尝的是黄金宴。许多人第一次听到会大吃一惊,黄金怎么能吃呢!其实,这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可食用金箔,还对身体有许多好处呢。融入了遂昌本地的美食特色,又有悦目养生的金箔加入。
再来,便是去“金池”淘金了,挽起裤脚,亲手捞一捞“金沙”,圆一圆淘金梦。
最后,还是别忘了金矿的自然环境,群山之中,正是洗肺的好地方,去银坑山水库,品一品优质水源,看一看桃花水母吧。